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南昌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

访问量:
 

南昌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革命势头迅猛,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加强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的主要发展战略。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为实现中共江西省委提出的“做大做强南昌”和中共南昌市委提出的“南昌率先崛起”的发展目标,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走创新型城市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对“十一五”科技发展作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

一、我市“十五”科技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市”目标、做好“两篇文章”和力争“三个率先”这条主线,始终坚持“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科技工作方针,以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合作与交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为工作重点,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科技自身实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科技进步的社会环境明显改善。科教兴市战略的全面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我市第一部科技法规《南昌市科技投入条例》已颁布实施,科技投入显著增长,2005年地方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比2000年增长375%。重新修订了《南昌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通过加强科技政策法规建设、加强科技执法、完善科技服务、大力组织科技宣传活动等工作,进一步优化了我市科技进步环境,全市科技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科技计划实施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72项。其中,国家级95项、省级239项、市级1238项;全市共有189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42项、市级145项。全市共认定科技示范企业30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50家、市级工程中心8家、科研示范基地14家。2002年,我市成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并在20051212日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南昌市科技局被省科技厅评为20032004年度全省科技管理工作优胜一等奖单位。

科技研发实力不断增强。经过按照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调整,政府和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投融资机构开始有序结合和互动,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的趋势开始显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昌现有省级科研院所61所,市级科研机构23个;企业属科研开发机构46个,高校科研机构1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家,基本形成了能适应和支撑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研发体系。

科技创新稳步推进。按照“创新、产业化”的方针,坚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举,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加快新产品研发,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助推全市经济发展。通过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促进了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特色领域的产业群体的形成。至2004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有194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效显著,在航空、汽车、机械、建筑、冶金、化工、纺织、电子等重点行业,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提升了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我市已进入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市行列。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优选了“联创光电”、“泰豪信息”等高新技术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推动了我市高新技术产品规模化、产业化。2004年,国字号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首次落户南昌。2005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南昌市为2003-2004年度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先进市,为江西惟一获此殊荣的城市。2001年,我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全国专利试点城市。“十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3682件,其中发明专利数1285件。

科技兴农成绩斐然。本着“科技、市场、效益”的原则,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农业,紧紧围绕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品种良种化、技术超前化的实施为动力,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辐射功能,促进了农产品的品质优化和升级,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重点支持农业科技龙头型企业的重大项目,带动了农民致富。项目实施带动战略使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我市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0家。加快优质、健康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主要抓了特种健康水产、绿色畜禽、生米荞头、食用菌、名优中药材、花卉苗木等支柱产业基地建设,并已形成规模化、品牌化。通过农业科技的改造、提升,我市现有30个品牌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证书,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级驰名商标10个。

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市人才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牢牢抓住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大力推进各项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我市快速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到2004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才42.25万人(不含中央、省驻昌单位人才),比2000年增加18.35万人,平均年增幅为16.7%;每万人中人才占有量达到958人。全市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共165938人,占人才总量41.23%;技能人才181000人,占人才总量44.97%;农村实用人才11645人,占人才总量2.9%。目前我市已建立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8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人,后备专家261人,拔尖人才90人。2005年,我市共评选出8名“南昌市科技明星”,每位科技明星获政府奖励10万元。

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市属科研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市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市属科研机构改革的方向。现有6家市属科研院所基本完成转制任务,组织产业化扶持项目93项,资助金额达1819.19万元,引导改制科研单位面向市场,以创新求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制定了《南昌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南昌市科技三项经费管理办法》;在项目经费的计划安排上,集中70%的经费扶持重大和重点项目;科技成果管理办法进一步改进,修订了《南昌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制订了评审程序,拓宽了奖励范围,加大了奖励力度,增强了奖励的公平性、公正性、科学性。2004年,全市第一家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创业投资公司——南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日趋活跃。2004年,我市成功加入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成为我国第十个加入该组织的城市;市校合作不断巩固和拓展,我市共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大科技园、省农科院、省科学院以及江南大学、南昌大学等12个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城际科技协作方兴未艾,我市与沈阳市、杭州市、无锡市、合肥市、福州市、济南市科技局达成了科技合作协议;科技招商工作有新进展,南昌发展促进会(北京)已成为我市科技招商引智的一个平台,引人才、引项目、引资金取得了较好成绩。

技术市场日益拓展。技术市场成交活跃,“十五”期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8638份,合同成交金额18亿元。2005年度,南昌地区技术贸易成交额达5.57亿元,技术合同2400项,比2004年度有了较大的增长。

然而,面对国内外科技发展大趋势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我市与沿海及内地发达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仍然是我市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形成,企业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创新能力较弱;二是科技与经济结合尚不够紧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机制不够健全;三是全市缺少牵引作用大的高新技术项目,支柱产业特征不明显;四是全社会的科技投入体制不够完善,科技投入总量小,强度弱,企业的科技投入水平较低,民营资本的科技投入规模较小;五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新兴产业和新兴经济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偏少,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六是科技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以“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为背景,以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以建设科技园区为龙头,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中心,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为基础,以做好“两篇文章、推动全民创业”、实现富民强市为根本目标,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技术支撑。

(二)基本思路

1、深化体制创新

以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建立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部门和地域界限,坚持市场导向,突出政府目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科技计划的实施效果,全面推进科技产业化。

2、实施技术跨越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实施技术跨越,带动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坚持技术原始创新的同时,注重技术的集成创新;要集中力量,选择在我省我市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或重大项目,实现重点领域或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突破。“十一五”期间,要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等体现南昌优势和特点、有较大市场潜力与产业带动作用、有跨越机遇的重要技术与产业领域,精心组织,优势集成,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强化自主创新

积极引导、扶持自主创新,尤其是重点技术与产业领域内的自主创新。把引进创新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强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二次创新。坚持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外、省外先进技术,并将引进技术与引进人才、引进智力相结合。同时,坚持自主创新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并重,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应用促创新,以创新促提高。

4、促进两化提升

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并重,努力攻克和推广一批重大关键产业技术,用高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利用传统工业基础,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配套,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5、体现以人为本

坚持人才队伍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并举,牢固树立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本的观念,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努力创造环境,优化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

6、实现三种效益

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进程中,不仅要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还要围绕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服务功能,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使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7、坚持科技普及

要把科技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作为推进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提高广大人民的科技素质,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科技进步的福祉和新的发展机会,为建设“科技南昌”、“创新南昌”、“和谐南昌”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着眼实现一个目标。即科教兴昌,富民强市。

——支撑做好“两篇文章”。即发挥科技创新的动力作用,支撑我市建设“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

——认真搭建三大平台。即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公共科技服务三大平台。

——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四大体系”,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即: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构建知识创新体系,培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大力推进“五个紧密结合”,创建科技型城市。即:科技工作与开放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科技工作与培育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的紧密结合;科技工作与振兴农业的紧密结合;科技工作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紧密结合;科技工作与科技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

——重点打造现代制造业“六个基地”。即:到2010年,使我市汽车产业发展成为具有明显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轻型客车和轿车生产基地;医药和食品产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规模较大的世界中成药生产基地,成为“亚太中药谷”;新材料产业发展成为国内规模领先的新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软件信息产业发展成为我国中部地区软件高地及基地;电子家电产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光机电一体化制造业领域的家电制造出口基地。

通过实施上述“123456”六大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努力把南昌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示范基地,使南昌成为以知识创新为先导的全省技术跨越的创新源,以高度信息化为特色的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创新创业最具活力的地区。

2、具体目标

1)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构建我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培养30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建立10家博士后工作站;加快我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步伐,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作为我市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先导工程;全面推进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建设,使半导体照明产业成为南昌新的支柱产业,同时注意培植新的强势高新技术产业,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产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继续加大力度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攻克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显著推动作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使我市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技术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水平,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接近国际同期水平。

3)构建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大力推进以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持续、高效、精准农业转化。到“十一五”期末,高水准地培育4个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10个较大规模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准地培育12个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中心;高水准地培育610个现代农业科技或科技示范基地;高起点开发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建设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及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系统。

4)保持科技投入稳定增长。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金融支撑、社会融资的多元化和社会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十一五”期间,政府对科技的各项投入要保持不低于20%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全市gdp2.5%以上,全市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占全市gdp2%以上,其中企业r&d经费投入占总r&d投入的比例超过50%,大中型企业的r&d经费投入达到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达到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高效运作的风险投资机制初步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构达5家以上,风险投资总规模达到10亿元以上。

5)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尤其要把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到2010年,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2000家以上,技工贸总收入达300亿元以上,力争有40个以上民营科技企业成长为年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6)进一步优化科研基础条件与创业环境。逐步完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技术开发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建立20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20个产、学、研示范工程;各类创业服务中心和企业孵化器达20家以上;大力发展科技咨询、评估、论证等中介机构,并使其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网络化,着力构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公共科技服务三大平台。

7)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科技人才培养、选拔和引进体系,着力培养一批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现代企业家。“十一五”期间,培养和凝聚国际国内知名科学家或两院院士10名;培养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20名;造就懂技术善经营的科技型企业家500名;造就能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工程技术专家400名;培育具有技术中介服务资格人才500名;r&d活动人员每万名达100人。

8)加快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到2010年,全市各类技术贸易、中介、经纪机构达500家以上,技术贸易成交额达10亿元以上。

三、战略部署与重点任务

“十一五”期间,南昌市科技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核心任务,坚持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和科技产业化为主题,从“发挥科技创新动力作用”和“科技创新动力作用的支撑和保障”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一是发挥科技创新的动力作用,加速高新技术重点领域产业化,利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支撑我市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建设;二是搞好南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增强科技创新动力提供支撑和保障。

按照两个层面的战略部署,“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重点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制造业高新技术化、农业科技产业化、城市数字化、科技资源配置优化五大工程。

(一)加速高新技术重点领域产业化

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推进高新技术及产业跨越式发展。突出特色,加强集成,以新材料与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为突破口,重点抓好技术创新源泉、主体和载体建设,促进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产业链的完善、企业发展和基地建设协调互动,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南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先导产业。

1、以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宗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源泉建设

“十一五”期间,重点围绕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突破”的原则,以顺应世界高新科技发展趋势、突出战略必争领域、发挥南昌科技领先优势、形成新兴产业群为标准,选择可以带动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努力把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培育成为南昌新的支柱产业。

新材料及精细化工技术和产业化。围绕有机硅、有机高分子和稀土等新材料进行研究开发,重点发展以有机硅、彩色铝型材及铝塑复合板、高温涂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新型合成纤维、纳米级有机高分子粉材、高性能稀土材料等产品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重点支持以有机硅、聚l—乳酸的聚合技术及下游产品开发、聚丙烯酰胺聚合新工艺及下游产品开发、高活性碳酸锆、纳米级白炭黑开发、无水哌嗪等产品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到2010年,力争把南昌新材料产业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新材料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光电子信息技术及产业化。第一,全面推进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建设。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园区、多点扩展、众星捧月”的产业发展布局,依托南昌大学的“国家发光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以联创光电、欣磊科技为龙头,进一步扩大led外延片、芯片、器件的产业规模,重点发展片式led器件、手机彩屏用背光源、半导体装饰照明光源及灯具、led全彩显示屏等产品,尽快占领国内外市场,迅速扩大现有产品的市场规模。密切跟踪国际半导体发光材料和器件的发展趋势,重点发展大尺寸led芯片、功率型led器件、手机/电脑/电视及pda液晶显示器用led背光源、特种及通用半导体照明光源及灯具、led汽车灯等产品。在半导体照明应用产品方面,以装饰照明及特种照明产品为市场突破口,解决通用照明的技术及成本问题,优化光源的系统集成,逐步进入通用照明市场领域,从而在南昌建立从半导体照明用发光材料、芯片、器件到应用产品完整的产业链及规模化生产。设立半导体照明产业化促进中心,统一负责全市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规划实施、产业发展指导、协调、扶持、服务等工作,为我市半导体照明工程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到2010年,力争全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实现新增销售收入6070亿元,产值达100110亿元,半导体照明产业成为南昌的支柱产业。第二,重点发展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整机制造、电子元器件、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传输服务等。加快国家级金庐软件园建设,形成软件开发、研究、应用体系;以系统软件为基础,重点发展管理应用软件。到2010年,使我市软件信息产业发展成为我国中部地区软件高地。

生物医药工程技术及产业化。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化工,开发中药资源、中药化学技术及产品;开发以动植物为主要资源的天然高活性药物以及酶类、多糖类、脂类、多肽药物和疫苗;开发生物蛋白饲料、生物农药和肥料、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保鲜技术。以及生物芯片技术及产品、生物分离技术、装置及相关试剂;脂质体技术;中药制备及制剂技术和制药装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新药、合成类新药、新型医疗器械;轻工及化工生物技术;计算机控制原料药物生产过程等。重点支持运用生物技术改造我市传统医药产业,提高医药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强江西传统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研究、江西优势中药(材)的开发和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和产业化。以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综合自动化技术为优先发展方向。重点研究开发工业智能技术与产品、数字化制造技术与产品、精密制造技术与产品、快速响应技术与产品、虚拟制造与网络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根据我市已形成以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循环流化床锅炉、变压器、数控机床、高压开关控制柜等产品为代表的机电一体化产业的情况,重点实施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改造动力机械、行走机械、矿山机械、建筑机械、食品机械、包装机械等行业。大力开发引进机电一体化高性能节能环保产品、智能仪表、配电自动化和智能建筑电气产业。

2、以“二区多园”为依托,强化其基地和带动作用

大力发挥高新区、经开区、科技园区、软件园区、大学园区在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集中力量办好南昌高新区,努力实现“二次创业”。重点提高区内企业的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企业的孵化能力,进一步完善以电子信息、应用软件、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以及矿产资源深加工为支柱的产业格局,提高对传统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及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积极扶持一批面向特定领域和特定对象的专业园区的发展,形成“一区多园,园区并举”的发展格局。高新区要建成集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和优秀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为一体的基地,实现位次前移,力争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继续重点发展家用电器、新型建材、汽车配件、高档食品、制药和医用材料等五大门类的现代化工业,建设并完善外向型工业园。

民营科技园继续大力兴建绿色食品工业园、台商投资区、高校科技园,以发展食品工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机构为主。突出民营科技特色,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孵化基地、形象建设三大工程,力争成为一流的国家级示范民营科技园。

农业科技园要强化其作为优良新品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示范和辐射基地作用,以及消化、创新、选育、培育基地作用。大力开发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资源。

3、以“五支力量”为重点,塑造高新技术产业化主体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的发展。调整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结构,对技术相近的企业,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集团化、联合化、规模化发展;重点推进光电器件、软件开发、生物医药、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汽车机电一体化等产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通过进一步落实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支持措施,重点扶持30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支持其实施大项目,创名牌企业,实现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一批全国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

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的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利用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的契机,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把资产重组同技术创新很好结合起来,尽快形成一批在原国有大中型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中的骨干作用。支持和鼓励优秀企业、优质资产和优秀人才向重点上市公司集中,促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实现超常规发展,实现资产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中坚作用。积极支持和推动中央和省在昌技术开发类院所和市属科研院所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制,大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并加速转化,充分发挥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积极引进外资来昌独资或合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示范作用。把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突破口,综合运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多项政策措施,特别要用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激活现有科技资源,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点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滚动发展,充分发挥多种所有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科研院所转制企业、外资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

(二)加速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

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要以大幅度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信息化和生产清洁化。重点任务是:加快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广泛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系统和现代管理方法,特别是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嫁接,大力开发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把南昌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相关技术及其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快高新技术在金融,咨询、贸易等领域的应用。

1、大力实施农业科技产业化工程,加速农业现代化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科技工作要紧密围绕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竞争力等重大问题,突出重点和区域特色,加强技术集成,解决一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基础,以城郊农业、外向型农业、特色农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大力推进以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技革命,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农科教结合,努力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农业效益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南昌农业科技总水平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传统农业向持续、高效、精准农业转化。

抓好优质高产抗逆动植物品种的选育及引进。以优质粮棉油、蔬菜、畜禽、水产、果品、花卉、生态经济林木等动植物新品种为重点,建立有南昌特色的适应南昌自然地理条件的品种资源谱,研究开发脱毒、试管苗培育工厂化生产技术,推广设施化栽培技术,包括畜禽生物技术转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技术应用,主要园艺作物和珍稀品种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与工厂化育苗技术等。继续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选育品种好、效益高、产业前景广阔的动植物新品种,实现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

大力发展集约化种养技术、配套设施和现代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新型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畜牧、水产、蔬菜、花卉等工厂化设施种养技术;与集约化生产相配套的先进适用农机、设备、设施的研制、选型和应用;主要农作物与畜牧、水产现代管理智能化专家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等。

重点实施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食品安全技术。主要包括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增强农产品营养保健功能的深加工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符合国家和国际食品卫生与品质标准的以畜禽、水产、果品为主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主要农产品和传统特色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分级包装技术等。

大力发展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及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系统,开发应用引种与良种推荐、合理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综合栽培调控等五大专家系统软件。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扶持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业和特色农业发展为重点,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应用果蔬加工、储藏保鲜、畜禽、水产品储运、产后处理等关键技术,发展农产品加工增值业,开发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的农业品牌,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发展规模养殖,充分利用我市淡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特、新、优、稀水产品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鼓励支持组建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实现农业标准化。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分级和专业标准,以及农药、兽药等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卫生标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食品安全。

2、实施制造业高新技术工程,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

“十一五”期间,要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和比较优势,立足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的发展,重点突破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的若干关键技术,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有机结合。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扩大出口,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对制造业的渗透、改造和提升。运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激发现有资源,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制造业的生产工艺、装备水平、能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注重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为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化提供技术支持。健全企业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环境,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力争到2010年,使若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产品质量、工艺技术、生产装备、能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生产高附加值、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把南昌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通过提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南昌制造业不断向高新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通过市场配置整合资源,促进南昌制造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通过实施专业化协作配套工程,延伸并完善产业链,引导南昌制造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从而增强制造业整体竞争能力。到2010年,力争使我市汽车产业成为具有明显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轻型客车和轿车生产基地;使纺织服装产业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使中医药产业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规模较大的世界中成药生产基地,成为“亚太中药谷”。

重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南昌市制造业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的作用,组建南昌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南昌、江西乃至全国的制造业企业提供集信息门户、咨询服务、培训服务、论坛服务、网上多媒体实时交流、企业私密空间、网上招投标、全平台查询、企业协同商务、专用数据库动态生成等全方位的信息化技术服务。通过这一开放的、网络化的、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推进企业间的联合和协同,促进企业动态联盟的建立,实现制造业信息化咨询服务的社会化与网络化。

继续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培养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应用示范企业,并抓好信息化技术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普及。做好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应用推广工作,开展个性化应用技术的攻关与产品研发工作。充分利用社会现有的各类资源,建立高校、科研机构、软件公司、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的培训网络体系,为企业培养高层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开发人员和应用层面技术人员,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和综合竞争力提升

加强南昌区域生态环境、资源持续利用和城市管理有关的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科学素质和生活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推进城市建设现代化,围绕各项重大建设工程,积极开展先进施工技术的攻关,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建设工程的技术含量。推进城市环境生态化,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加强环境治理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和机动车尾气治理技术及装置,加大治理重点污染源的力度,对冶金、火电、建材等“污染大户”进行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城市绿化种植新技术,建立生态型城市绿化种植新模式,提高绿地配置和养护水平,形成生态型城市森林建设、绿化苗木生产、林业科技开发、森林观光旅游相配套的城市绿化新格局;以象湖、青山湖、艾溪湖治理为重点,大力开展综合整治,全面改善水环境。

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加强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促进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城市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建设和完善防洪减灾信息指挥与服务系统、地震监测网络系统,大力开展防灾减灾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

南昌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城市之一。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不断提升我市抗御地震灾害能力。

重点实施重大疾病防治、系列化计划生育技术及药具、防洪减灾系统技术、地质与地震监测与减灾系统技术、食品与环境安全监控技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系统配套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筑工程防灾减灾技术、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社会公共数据库建设关键技术等重点攻关项目。

(三)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实施数字化城市建设工程,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十一五”期间,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要求,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服务业和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普及,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金融、商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系统,实现各种信息的整合,建立并完善“数字南昌”的基本框架和体系,为全社会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一”,建设南昌城域高速多媒体信息传输骨干网络,实现普遍的宽带接入服务;建立完善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加快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及其服务体系建设,构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化基础信息平台,促进各领域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尽快使南昌基础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加强重点领域应用系统建设

重点建设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土地管理、人口资源与管理、房地产交易、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教育、人才与就业、医疗卫生、工商管理、财税、质量技术监督、审计、司法、防灾减灾、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公安与消防等20个重大应用系统,提高办事效率与服务质量。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管理、产供销活动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以及市场分析与预测、技术创新等决策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大力推进数字气象、数字文化、数字旅游等公共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信息化水平。

3、加强重大信息化示范项目建设

推进电子政府建设,构筑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形成联结各级政府的政府业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府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信息服务和决策智能化。推进“数字开发区”建设,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加速开发区的数字化建设。选择有条件的大学、中学,推进以高速校园网为核心,以网络教学、信息资源、校园社区服务和办公管理为主要功能,以开展远程教育为辐射功能的“数字校园”示范项目建设。推进市政一卡通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公交、水、电、气等缴费一卡化。集合和协调公安、社保、公积金、民政等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建设,实现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缴费和支付及户籍管理、婚姻状况、社会救助、劳动和社会保障、公积金领取等个人详细资料一卡化。加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远程教育等信息领域软件及其关键产品的开发。

(四)推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实施科技资源优化工程,建设具有南昌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原始创新为核心点,以集成创新为支撑点,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切入点。“十一五”期间,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和技术跨越战略的总体要求,建立并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动力强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重点任务是全面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促进经济、科技、教育的互动与合作,完善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保持创新活动的协调与高效。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与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配套推进,促进“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有机结合,并实现良性互动。

重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建立与完善动力强劲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有利于创新人才凝聚的人才激励机制、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着力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南昌技术交易中心和南昌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与体系

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促进企业成为创新的决策主体和投入主体,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机构和能力建设,积极发展企业技术中心。引导和促进大型骨干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制定创新发展战略,加大创新投入。

探索以骨干转制科研机构为依托,组建由相关企业联合出资的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或企业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围绕南昌支柱产业和生物工程、新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工程中心。积极支持转制科研院所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支持企业参与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收购转制科研机构的产权。鼓励转制科研机构通过产权置换等形式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中心。

以主导产业发展为导向,把企业的技术需求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来源,把企业的人才和创新需求作为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切实把研究和人才培养转移到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上来,形成主导产业发展、重大技术研发、重点学科建设、重点人才培养协调配合、互动发展的产学研新格局。

2、建设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

依托在昌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人才、智力资源,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构建新的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体系。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工程等科学研究工作,承担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公益性研究。

接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程,通过调整结构、转变机制、分流人员、优化整合,在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一支稳定精干、提供公益性服务的科研力量,保证重大公共技术及公益服务的有效供给。

全力支持中央和省属在昌高校及市属院校的建设,助其做大、做强、做优;积极支持一批研究力量较强的高校,瞄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学科发展前沿,尽快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3、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根据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按照“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竞争市场化”的方向,重点支持一批技术经纪、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交易、科技投资咨询等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各类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形成。

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构建系统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开拓、投资融资、人才引进、技术支持等系列化服务。努力办好南昌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立足南昌、突出特色,服务全省。

积极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采取切实措施,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推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民营科技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功能,使其成为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

构建多层次立体型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和科技成果推广交易信息网络。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建设专业化、多样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形成优势互补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建设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十一五”期间,要通过加强协作,完善江西南昌科研仪器协作网功能,努力盘活科研仪器资产存量,实现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我市科技条件市场的建设,建立集科研仪器设备、化学试剂、展览展示、协作共用、调剂租赁、技术服务、技术咨询、配送服务、会议接待、网络信息等为一体的科研条件服务平台,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加快建设南昌创新资源、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及进展、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需求等科技信息数据库,既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又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在孵化器等科技中小企业密集区域,构建共性技术开发、成果工程化、产品测试等专业化服务平台。在2010年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结构合理的完整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体系。

建设“南昌科技大厦”。经过“十一五”的努力,建成南昌科技大厦并投入使用,使其成为面向全国的科技资源集散基地、科技市场交易基地;面向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基地、专家诊断与科技信息咨询基地;面向全省的科技人才培训基地、科技会议接待基地;面向全社会的科技展览展示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以网络为基础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基地、科技文献信息和科学数据共享基地。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行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和人才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创新法制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行为;加快科技成果管理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专利实施的政策环境,积极扶植和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发明创造活动,拥有专利;对专利申请人和实施人给予一定的专利申请和专利实施补助经费;加强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引导其运用知识产权,增强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4、建设多层次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科技兴昌,人才为本。“十一五”期间,要努力营造优秀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建立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形成并完善人才价值实现机制和人才梯队培养体系。以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为重点,全面提升我市科学研究队伍、科技管理队伍、工程技术人才队伍、科技支撑人才队伍、科技成果推广与科技创业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环境。人才培养,从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人才引进,从以政策性优待为主向注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转变;人才选拔,从注重选优向为人才成长创造环境转变;人才使用,从论资排辈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转变;人才评价,向个性化评价和社会化评价转变;分配政策,从总额控制向充分体现人才创新价值方向转变。

优化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第一,研发人才队伍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是我市研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实施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集中各方面的资源,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一批能够把握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在国内外相关学术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善于组织大规模科技创新活动,有能力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或工程项目,具有崇高道德风尚和人格魅力,能够团结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共同奋斗的科技帅才。第二,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科技支撑人才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注重在实践中开发和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创办工程技术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使其成为我市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聚集地。第三,科技管理人才是科技活动的组织者、科技资源的配置者、科技制度创新的实施者,在科技创新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建立一支管理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熟悉科技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注重培养一批能依赖其专业权威来影响和推动科技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科技管理人才,以及具有卓越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善于组织大规模科技创新活动的战略科学家。第四,科技成果推广与科技创业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为此,必须注重培养一批懂国际惯例、懂市场、善管理的高素质科技推广人才和科技企业家。通过为科技企业和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搭建人才的展才舞台,切实落实知识要素参与分配等相关政策,保障成果推广与科技创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建立并完善终身教育和培训体系。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要建立自己的培训中心,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鼓励企业与教育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施教育培训计划,加强高新技术研发人员和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特别是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5、建设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构建新型多层次科技投入机制,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第一,建立兼顾基本科技投入和专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构建财政科技投入保障体系。市、区级科技三项经费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并逐年增加,到2010年,市县(区)两级科技三项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预算比例分别达到3%1%以上;实行多种财政投入方式并举,除直接采取拨款方式外,应积极尝试财政贴息,合同制投入等多种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放大、辐射和引导效应。第二,引导、鼓励和支持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拓宽科技创新的投入和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科技税收激励政策体系,鼓励企业、个人和非营利机构增加科技投入,降低科技投入风险,提高民间资本投资r&d的回报率;建立并完善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健全商业银行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大力推动创业投资的发展,支持科技型企业进入股市、债券、产权交易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政府采购等多种政策调节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调整和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有效配置和科学使用财政科技经费。结合科研院所管理机制改革,建立适应科研机构特点的定额管理制度;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明确科技投入的任务和重点;创新政府科技投入的管理模式,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能,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以及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

四、主要措施和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科技执政能力

1、提高科技执政能力,把大力发展科技作为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以宽广的眼界和开放的心态,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世界科技发展趋势,高度重视科技的重大作用,清醒了解我市科技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实行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为我市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环境条件等等。

2、强化市科教领导小组的职能,建立正常的上下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协调“涉科”部门的职能,形成合力,将全市区域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纳入市科教领导小组统一领导。

3、建立市科技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吸纳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参加,从宏观战略高度为我市科技改革和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科技人才高地战略

1、大力实施“五大发展战略”,构筑“人才高地”,打造“人才南昌”

实施科技人才开发战略。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做文章、见成效,拓展人才开发空间,努力实现各类科技人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突破市属科技人才开发格局,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全市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科技人才工作向全省、全国和全球扩展与延伸;二是打破科技人才流动壁垒,取消人才开发利用在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疏通各类科技人才之间、体制内外人才之间、国内国外人才之间流动的渠道;三是探索项目聘用、契约用人新模式,开辟柔性流动的绿色通道,走“借脑”发展之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科技人才资源的统筹与共享。

实施科技人才结构优化战略。着力开发高层次、高技能科技人才,促使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南昌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定位的要求,实施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充分发挥企业作为人才开发的主体作用,以产业发展聚集人才;二是重点突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的开发,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核心作用;三是根据科技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五种人才结构,即专业结构高新化、知识结构国际化、能力结构创造化、素质结构复合化、布局结构企业化。

实施科技人才能力提升战略。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资源整体素质。

实施科技人才环境营造战略。重点抓好制度创新、平台构建、项目推进,构建系统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

实施科技人才投入保障战略。建立合理的科技人才投入机制,不断加大人才资本投入力度。

2、全力建设科技人才“四支队伍”

以“四支队伍”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行政力、企业主导力、市场竞争力、社会聚合力的作用,形成科技人才梯队,提升科技人才开发合力。一是建设好科技研发人才队伍,并以此为重点;二是建设好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科技支撑人才队伍;三是建设好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四是建设好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技创业人才队伍。

3、营造一流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设立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以培养国内一流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为目标,选拔我市拔尖科技人才,进行强力资助和培养。

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把发现、培养和稳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研机构、科学计划、科技项目的评价的重要标准。针对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推广应用的不同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改革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调整科技奖励方向和重点,从项目奖励为主逐步转向项目奖励和人员奖励并重。适当增加政府奖励数目和奖励额度。

调整政策导向。打破人才工作“唯学历、唯职称、唯身份、唯资历”的传统观念,确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原则,在认真落实现有科技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按照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制定并实施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政策。

(三)完善科技管理,优化政府导向与市场取向的结合

市科技发展计划重点支持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科研开发条件建设和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与技术预测工作,强化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对科技发展方向的公共研究职能及指导性,弱化对竞争项目的指令性。科技资源配置从以本地为主向以市场流动配置为主转变,充分发挥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对市科技政策的咨询作用和实施重大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中坚作用,聘任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加入市科技咨询专家库。改革科技计划的编制和管理方式,实现计划决策、管理和评价相对分离,建立健全竞争、监督和制约机制,增强科技计划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大力推行重大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积极扶持独立的中介科技评估机构;积极开展课题全成本核算制的试点。坚持以重大产品和重大建设项目为龙头,以产业化为目标,组织联合技术攻关。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原则上以企业为主体,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合作,联合攻关。政府科技投入的支持重点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上,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并切实推进产业化。

高度重视软科学研究,引领社会发展。我市软科学研究,应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科技、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进行前瞻性、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适时性研究论证,为解决各类复杂性社会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各种途径、方案、措施和对策,为我市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南昌市软科学计划管理办法、软科学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软科学课题招标实施办法等,以推动和促进我市软科学研究的更大发展,使其真正成为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高度集锦,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集中体现。

(四)加强科技合作,面向国内外配置科技资源

1、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

以经济全球化为契机,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智力、设备与资金的力度,加大科技招商的力度,构建和扩大科技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平台;挖掘和整合市内优势科技资源,与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等有关部委厅局开展更多的科技合作。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省科学院、省农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科技合作为重点,全面推进我市与国内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技合作。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科技经济一体化,加强与“长珠闽”地区的科技对接,全面推进城际、省际科技合作。

2、营造“筑巢引凤”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全面开放全市科技市场,构建大科技、大开放的发展格局,吸引国内外学术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内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公司来昌设立研发机构和投资创业。进一步优化科技发展环境,营造各类科技力量竞相迸发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牢固树立合作双赢原则,以资源、市场、政策、环境广泛吸引、留住国内外科技资源。

3、鼓励支持南昌高科技企业“走出去”

引导、鼓励、支持我市经济实力强、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到省外、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开展科技合作。

(五)强化政策环境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大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创新氛围,建立并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新的政策体系,围绕实现“一个目标”、做好“两篇文章”、做到“三个率先”的客观要求,加强政策集成,制定并完善产业政策、财政激励政策、金融扶持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并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制定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和鼓励创新人才成长和创业的政策等。通过进一步完善并实施积极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并发挥其导向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发展;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五位一体的互动合作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制定积极的产业化政策,通过定期发布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和产品指南,引导产业培育和产业扩散;灵活运用政府采购政策,通过预算控制和招投标等方式,优先采购列入本市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的产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尽快成立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领导小组,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扶持高新技术发展的若干意见》;认真实施《南昌市科技投入条例》、《南昌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抓紧制定《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南昌市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南昌市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办法》、《南昌市风险投资促进与管理条例》等,完善科技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科技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对科技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六)上下良性互动,加强县区科技工作

1、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县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

将科技进步目标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县区党政领导任期目标,进行定期考核。县区科技管理部门要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组织重大科技发展项目和科技活动;切实加强当地科技工作的统筹管理和综合协调;加强县区科技管理及服务能力建设。

2、积极开展县区科技工作试点

集成“粮食丰产”、“星火富民”等面向县区的科技工程,通过政府和各部门共同支持,每年支持23个县区科技试点,争取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持续努力,使全市各县区科技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3、加强县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主要以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主,带动面向基层的科技信息服务、实用技术转移和传播、技术培训和技术普及等工作。大力推广“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等新的工作机制,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到基层、到农村创新创业,探索建立基层科技创新工作的长效机制。

4、切实加大对县区科技工作的支持

重点加强对县区科技发展的引导与协调;加大对县区科技部门自身建设的扶持力度;加速科技成果向县区扩散和转化;优化对县区科技工作的指导与服务。

(七)加强科学普及,增强全社会创新意识

加强科技普及工作,切实增加科普投入,力争到2010年,全市人均科普经费达1元以上;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公共媒体,大力开展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等活动,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推广实用技术;依托和开放各类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举办各种科技活动,接待各界群众参观学习;鼓励全社会兴办与科普有关的公益事业,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一批科普基地;建立青少年与各类专家、学者经常性沟通的渠道;鼓励和资助科普创作、科普展教品研制和科技书刊出版;加大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优化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扫码浏览